問:請問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什麼意思?
答:這一句佛號的意義太深廣了,我在此地略微解釋一下。「南無」不能念成「ㄋㄢˊㄨˊ」(南方的「南」,有無的「無」),這麼念法就錯了。這個名號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,一定要念漢唐時候的音才準確,念「ㄋㄚˊㄇㄛˊ」(拿摩),這是古音。「南無」是恭敬禮拜的意思,亦是皈依的意思,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詞,就是我們頂禮、敬禮、皈依。「阿彌陀佛」是西方極樂世界導師的名號,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常念這一句名號,就是要恭敬阿彌陀佛,要皈依阿彌陀佛,更鼓勵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,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,成就圓滿菩提,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學生最大的期望。
「阿彌陀佛」翻成中國話,「阿」翻作「無」,「彌陀」翻作「量」,「佛」翻作「覺」,就是無量覺的意思。無量覺就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覺,這個意思內容太深廣了。我們將之歸納起來,阿彌陀佛的意義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講的四十八願,這就是無量覺的濃縮;若將之展開,就是全部的《無量壽經》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名號的註解,而《無量壽經》是四十八願的註解。但《無量壽經》還只是略說,再詳細說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所以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實在講是《無量壽經》的詳細說明。有沒有更詳細的?有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細說。諸位要是能從這個意義上去體會,就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
所以,佛教導我們念這一句佛號,就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念到了,一句也沒漏掉,在佛法裡可說是大總持法門。總持就是現在所講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我們受持這一個總綱領、總原則,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,決定成就,決定得生。這是佛的名號簡單的解釋。
引用出處:
佛陀教育雜誌 Vol. 242 2006/2/11
阿彌陀佛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原始連結
阿彌陀佛(梵語:अमिताभ),也稱無量光佛,無量壽佛,無邊光佛等;藏傳佛教稱為月巴墨佛,是佛教中西方極樂世界的創造者。從梵語音譯而來,意義上,阿是「無」,彌陀是「量」,佛是「覺」,故有自性的「無量覺」之意。他手持蓮臺,與觀音菩薩等清淨大海眾接引十方念佛眾生。釋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講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,這是不分利根鈍根人都可以修學的法門。其要求就是信、願和念佛。
目錄
1 關於阿彌陀佛
2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
3 念佛成佛
4 參見
5 外部鏈接
//
關於阿彌陀佛
據佛教傳說記載他在成佛前的一世間,是妙喜國的國王---世饒王。在他當國王時非常喜歡聽佛講經說法,他的悟性也很強,佛講的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。此後他決定潛心悟道,並放棄了王位,出家為僧,法號法藏比丘。他認為人在世間,苦海無邊,於是他決定要幫助芸芸眾生脫離苦海。他感到眾生的苦是來自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。來自內心世界的苦是因為眾生的貪欲惡欲所致,來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「穢土」。再說還有輪迴之苦。他想,如果要有一個沒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該多好呀,在那個世界裡人們的心裡沒有任何貪欲惡欲,眾生的心靈就像泉水一樣純潔。這樣每個人的內心就會沒有痛苦。痛苦的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內心的痛苦就不存在了。痛苦還有一個來源就是來自外部世界的(既我們的生存環境)。他想,如果在外部環境上在有一個沒有四季、寒暑、陰雨的變化,永遠是那麼的涼爽舒適,心地清淨平等,也沒有輪迴的世界,眾生永遠生活在這樣一個極樂世界里該多好呀。
從此他發下大願,一定要成就這樣一個世界。要知道他這願力的力量是宇宙中任何一種力量都無法比擬的,這願力的力量是宇宙中最大的力量!經過劫數的努力,他的無邊願力終於幫助他成就了這一宇宙中最理想的世界--西方極樂世界。從此成為了十方一切諸佛都共口贊譽的阿彌陀佛。眾生通過念佛一心來到西方極樂世界。在西方極樂世界,沒有惡道,與諸大菩薩如觀音菩薩、普賢菩薩、文殊菩薩、大勢至菩薩等俱會一處,能夠聽受佛法,而且壽命沒有窮盡,還可以知道各處其他眾生的心念和命運,得到與佛無二的智慧。
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
(1)國無惡道願:「設我得佛,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)不更惡道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壽終以後,復更三惡道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)身真金色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)形色相同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形色不同,有好醜者,不取正覺。」
(5)宿命智通願:「設我得佛:國中天人不識宿命,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,不取正覺。」
(6)天眼普見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不得天眼,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」
(7)天耳普聞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不得天耳,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,不悉受持者,不取正覺。」
(8)他心悉知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,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,不取正覺。」
(9)神足無礙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不得神足,於一念頃,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0)不貪計生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1)住定證滅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2)光明無量願:「設我得佛,光明有能限量,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3)壽命無量願:「設我得佛,壽命有能限量,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4)聲聞無數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聲聞有能計量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,於百千劫悉共計校,知其數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5)隨願修短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壽命,無能限量,除其本願修短自在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6)不聞惡名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,乃至聞有不善名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7)諸佛稱嘆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世界無量諸佛,不悉咨嗟稱我名者,不取正覺。」
(18)十念必生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」
(19)臨終接引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,欲生我國。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0)欲生果遂願:「設我得佛,眾生聞我名號,繫念我國,植眾德本。至心迴向,欲生我國。不果遂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1)三十二相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,不悉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2)一生補處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佛土諸菩薩眾,來生我國,究竟必至一生補處。除其本願自在所化,為眾生故,披弘誓鎧,積累德本,度脫一切。游諸佛國,修菩薩行,供養十方諸佛如來,開化恆沙無量眾生,使立無上正真之道。超出常倫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3)供養諸佛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承佛神力,供養諸佛。一食之頃,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4)供具隨意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在諸佛前,現其德本。諸所求欲供養之具,若不如意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5)演說妙智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不能演說一切智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6)那羅延身願:「設我得願,國中菩薩,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7)一切嚴淨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,一切萬物,嚴淨光麗,形色特殊,窮微極妙,無能稱量。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,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,不取正覺。」
(28)道樹高顯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乃至少功德者,不能知見其道場樹,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,不取正覺。」
(29)誦經得慧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若受讀經法,諷誦持說,而不得辯才智慧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0)慧辯無限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智慧辯才,若可限量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1)照見十方願:「設我得佛,國土清淨,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猶如明鏡;睹其面像,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2)寶香妙嚴願:「設我得佛,自地以上,至於虛空,宮殿樓觀,池流華樹,國中所有一切萬物,皆以無量寶,百千種香,而共合成。嚴飾奇妙,超諸天人。其香普薰十方世界,菩薩聞者,皆修佛行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3)蒙光柔軟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,蒙我光明觸其體者,身心柔軟,超過天人,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4)聞名得忍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,聞我名字,不得菩薩無生法忍,諸深總持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5)脫離女身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其有女人聞我名字,歡喜信樂,發菩提心,厭惡女身,壽終之後,復為女像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6)常行梵行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壽終之後,常修梵行,至成佛道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7)天人致敬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諸天人民,聞我名字,五體投地,稽首作禮,歡喜信樂,修菩薩行。諸天世人,莫不致敬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8)衣服隨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,欲得衣服,隨念即至。如佛所贊應法妙服,自然在身。若有裁縫持染浣濯者,不取正覺。」
(39)樂如漏盡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所受快樂,不如漏盡比丘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0)樹中現剎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士,應時如意,於寶樹中,皆悉照見。猶如明鏡,睹其面像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1)諸根無缺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至於得佛,諸根缺漏不具足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2)清淨解脫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。住是三昧,一發意頃,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,而不失定意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3)聞名得福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壽終之後,生尊貴家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4)修行具德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歡喜踴躍,修菩薩行,具足德本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5)普等三昧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皆悉逮得普等三昧,住是三昧,至於成佛,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6)隨願聞法願:「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隨其志願所欲聞法,自然得聞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7)聞名不退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不即得至不退轉者,不取正覺。」
(48)得三法忍願:「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,聞我名字,不即得至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法忍,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,不取正覺。」
念佛成佛
阿彌陀佛的願力,使得任何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,只要「信、願」這兩個條件,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。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不取正覺」。如果「信、願、行」具足,往生的品位還要更高。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稱嘆阿彌陀佛功德,所以念阿彌陀佛者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加以護念。而且,不管是根性高下,只要念佛,乃至十念,現前、將來,必定能夠成佛,這是阿彌陀佛成佛前發的大願之一。所以,念阿彌陀佛修持佛法的人,「於我法中,得名第一弟子」(《無量壽經》)。今生能夠接觸到阿彌陀佛,也是無量劫來積累善根、福德、因緣的結果。十方諸佛與大菩薩都發願要幫助念佛眾生往生西方。眾生往生西方成佛之後,得佛智慧,還可以任意到各個佛國,幫助、救度無邊眾生。
「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是經受持者,及聞諸佛名者,是諸善男子善女人,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舍利弗,汝等皆當信受我語,及諸佛所說。(《阿彌陀經》)」
中國人熟知的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,是娑婆世界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典範,在阿彌陀佛後將繼任西方教主。念佛法門即是在中國佛教流傳悠遠的淨土宗。古代禪淨雙修的永明延壽大師,曾經說過:「有禪無淨土,十人九蹉路,陰境若現前,瞥爾隨他去。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,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有禪有淨土,猶如戴角虎,現世為人師,來生作佛祖。無禪無淨土,鐵床並銅柱,萬劫與千生,沒個人依怙。」
關於阿彌陀佛的主要經典,包括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》,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,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》等等。
參見
釋迦牟尼
觀音菩薩
極樂世界
大勢至菩薩
淨土宗
無量壽經
藥師佛
外部鏈接
淨土五經
淨土專頁——南無阿彌陀佛
澳洲淨宗學院專頁——澳洲淨宗學院
淨空老法師專頁——阿彌陀佛淨土資料
佛陀教育網路學院
彌陀教育網
取自"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9%98%BF%E5%BC%A5%E9%99%80%E4%BD%9B&variant=zh-hant"
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
南無阿彌陀佛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